



ISO9000系列標準已被全世界80多個國家和區域的組織所采用,為廣大組織提供了質量管理和質量保證體系方面的要素、導則和要求。ISO14000系列標準是對組織的活動、產品和服務從原材料的選擇、設計、加工、銷售、運輸、使用到最終廢棄物的處置進行全過程的管理,二者共同之處有:
①ISO14000與ISO9000具有共同的實施對象:在各類組織建立科學、規范和程序化的管理系統。
②兩套標準的管理體系相似:ISO14000某些標準的框架、結構和內容參考了ISO9000中某些標準規定的框架、結構和內容。
但這兩個標準在內涵和承諾對象上不同,主要表現在:
①承諾對象不同:ISO9000標準的承諾對象是產品的使用者、消費者,它是按不同消費者的需要,以合同形式進行體現的。而ISO14000系列標準則是向相關方的承諾,受益者將是全社會,是人類的生存環境和人類自身的共同需要,這無法通過合同體現,只能通過利益相關方,其中主要是政府來代表社會的需要,用法律、法規來體現,所以ISO14000的最低要求是達到政府的環境法律、法規與其他要求。
②承諾的內容不同:ISO9000系列標準是保證產品的質量;而ISO14000系列標準則要求組織承諾遵守環境法律、法規及其他要求,并對污染預防和持續改進作出承諾。
③體系的構成模式不同:ISO9000的質量管理模式是封閉的,而環境管理體系則是螺旋上升的開環模式。要求體系不斷地有所改進和提高。
④審核認證的依據不同: ISO9000標準是質量管理體系認證的根本依據; 而環境管理體系認證除符合ISO14001外,還必須結合本國的環境法律、法規及相關標準,如果組織的環境行為不能滿足國家要求,則難以通過體系的認證。
⑤對審核人員資格的要求不同:ISO14000系列標準涉及的是環境問題,面對的是如何按照本國的環境、法規、標準等要求保護生態環境,污染防治和處理的具體環境問題,故環境管理體系對組織有目標、指標的要求,因而從事ISO14000認證工作的人員必須具備相應的環境知識和環境管理經驗,否則難以對現場存在的環境問題做出正確判斷。